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中國文學史下
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(2) 
開課學期
104-2 
授課對象
中國文學系  
授課教師
李惠綿 
課號
CHIN2004 
課程識別碼
101 25102 
班次
02 
學分
全/半年
全年 
必/選修
必帶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博雅312 
備註
限本系所學生(含輔系、雙修生) 且 限學號雙號 且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5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由李惠綿先生擔任中國文學史(下)敘事傳統。
中國文學史以實驗方式進行教學,分為抒情傳統(上)與敘事傳統(下),分別由兩位先生授課。抒情傳統包括詩經、楚辭、漢詩、魏晉南北朝詩、唐詩、宋詩、宋詞、元曲等韻文學,以及散文、駢文、古文、明清小品文等。敘事傳統包括先秦神話、先秦寓言、六朝志人志怪小說、司馬遷史記、唐傳奇、宋元明話本、明清章回小說、元雜劇、明清傳奇等敘事文學。在兩大文學傳統中,可以掌握每個時代文學各自在抒情與敘事的體系中開展與傳承,並掌握文學史縱向與橫向的發展軌跡。 

課程目標
中國文學史是研究各時代文學演變的學科。本課程以大量閱讀欣賞先秦至明清各時代重要的作家作品。經由作品之具體閱讀,勾勒出中國文學敘事傳統的歷史演變與繼承發展,期許培養學生以下之能力。
1文學和文獻解讀與研究能力
2鑑賞與思考能力
3溝通表達與創造能力
4語文分析能力
5人文傳統認知與主體思維能力

 
課程要求
1課前預習文學史課本各單元及講義作品
2課堂隨機提問
3缺席三次,遲到六次,不能通過本課程。
4根據上課討論態度與出缺席率,在總平均成績之上,加減3-5分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1中國文學史上下冊(必購) 葉慶炳著 台灣學生書局
2補充教材(印製講義)
 
參考書目
一、小說史
石昌渝:《中國小說源流論》(北京:三聯書店,1994)。
阿英:《晚清小說史》(香港:中華書局,1973)。
李祥年:《漢魏六朝傳記文學史稿》(上海:復旦大學出版社,1995)。
侯忠義:《漢魏六朝小說史》(瀋陽:春風文藝出版社,1989)。
陳平原:《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》(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1986)。
徐君慧:《中國小說史》(桂林:廣西教育出版社,1991)。
程毅中:《唐代小說史話》(北京:文化藝術出版社,1990)。
董乃斌:《中國古典小說的文體獨立》(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1994)。
齊裕焜:《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》(蘭州:敦煌文藝出版社,1990)。
魯迅:《中國小說史略》(香港:三聯書店,1958)。
二、戲曲史
王國維:《宋元戲曲考》,收入《王國維戲曲論文集》(臺北:里仁書局,1996)。
青木正兒:《中國近世戲曲史》(王吉廬譯,臺北:臺灣商務印書館,1965)二冊。
周貽白:《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》(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79)。
張庚、郭漢城:《中國戲曲通史》(北京:中國戲劇出版社,1980)二冊。
廖奔、劉彥君:《中國戲曲發展史》(太原:山西教育出版社,2000)。
張燕瑾:《中國戲曲史》(臺北:文津出版社,1993)。
三、論文選集
羅聯添編:《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》四冊,《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續編》一冊(台灣:學生書局,1979)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期中考試  
50% 
申論題 
2. 
期末考試 
50% 
申論題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3  概論/先秦神話 
第2週
3/1  先秦寓言 
第3週
3/8  《史記》紀傳體/漢魏六朝志人小說 
第4週
3/15  漢魏六朝志怪小說 
第5週
3/22  唐傳奇(一) 
第6週
3/29  唐傳奇(二) 
第7週
4/5  溫書假 
第8週
4/12  唐代變文 
第9週
4/19  宋代諸宮調 
第10週
4/26  期中考 
第11週
5/3  宋元明話本 
第12週
5/10  明清章回小說(一) 
第13週
5/17  明清章回小說(二) 
第14週
5/24  先秦兩漢至宋金雜劇小戲發展史
元雜劇、明清傳奇體製結構之比較──以作品為例 
第15週
5/31  北雜劇、南雜劇發展史/元明雜劇之比較──以作品為例 
第16週
6/7  宋元南戲發展史──平議『戲文流播大都』之說/崑曲發展史/明清傳奇發展史 
第17週
614  期末考